在透水混凝土人行道路面设计中,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必须设计成能够符合预期的交通负荷要求并能够达到特定的透水率。设计人员选择适当的材料比例、路面系统厚度和其他特性,以同时满足水文要求和预期的交通负荷。对于水文和结构要求,都需要进行单独的分析,并且路面系统厚度的两个值中的较大者将决定最终的设计厚度。
一般淤泥和粘土被认为是“低渗透性”土壤类型,而沙石土质被认为是“高渗透性”土壤类型。根据路基在48到72个小时内吸收雨水的能力来确定完全渗水还是部分渗水系统。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无法完全吸收水,则应考虑增加地下储存空间进行部分渗滤设计。让收集的水使路基饱和的时间更长,但这将有可能削弱路基。
透水混凝土应用中使用的底基层不易受霜冻影响,不会因为霜冻而膨胀。研究还表明,透水混凝土人行道下方的霜冻要少于其他人行道系统,这归因于透水混凝土人行道中的空气和底基层中的水分的隔热效果。
在传统的混凝土停车场中,雨水会积聚变成径流。 对自然环境和雨水管道造成不利影响,而原有的雨水管道难以跟上日益增加的负荷。
完全渗透
雨水将穿过路面并渗入土壤路基,这是在砾石和沙子等高渗透土壤上最常见的应用。溢出水是通过周边排水沟管理的,这些排水沟通往河流、或雨水管道入口。可以使用地下排水渠作为管理溢流排水的方法,否则溢流排水会形成地表径流。
部分渗透
该渗漏方法依赖于将底基层水排到路基土壤和排水管中,以将多余的水引到雨水管道或溪流中。这种设计对于低渗透率的土壤(例如粘土)是很常见的。排水管的入水口通常会升高到土壤路基上方,以允许一些水驻留并渗透到土壤路基中。水通常仅保留24到48小时。
不渗漏
如果土壤的渗透性非常低或存在其他渗透限制,则需要使用此方法。这种情况下通常在基层中设计排水管将多余的雨水排入雨水管道。
以上是我们对人行道铺装透水混凝土总结的考虑因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