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自然景观,并形成了连续的硬景观表面,硬景观表面可阻止雨水渗入土壤表面并形成地面径流。这些不透水的表面阻碍了雨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使其流经停车场和街道等地面时,并将途中废旧的机油、肥料和其他污染物带入河流。径流中的雨水通常比流入区域水温度要高一些,因为暴雨造成的径流突然爆发(温度仅升高一到两度,降低了水中的氧气含量)会给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缺氧。
通过实施低影响开发(渗透路面)策略,可以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城市发展。努力从源头上解决雨水问题,而不是通过管路系统将雨水移到异地。首要目标是恢复城市地面吸收雨水的自然能力。通过使用一系列控制源头径流的经济方式,包括透水铺装人行道、街道等,可以简单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多孔混凝土路面的孔隙率和渗透率足够高,足以使雨水容易通过并不影响水文、植被和其他环境因素。多孔混凝土路面可以是透水砖路面系统或透水混凝土路面。
透水砖混凝土路面的材料在大部分工厂生产,并在现场交付和组装。相反透水混凝土路面以可塑状态供应,并在项目所在地成型。这两中路面系统都被建筑和环保机构视为减少雨水径流和减少水污染的有效方法。
在研究多孔路面的选择之前,重要的是要对构成两种主要系统类型的材料有基本的了解,以了解它们的不同。
混凝土透水砖
混凝土透水砖在车辆通行区域最小厚度通常为80毫米,而行人区域则可以使用60毫米的厚度。透水砖可以制造出各种形状和颜色的产品。这些接缝填充有可渗透的接缝材料,使暴风雨中的水能自由渗入人行道表面。
透水混凝土
基础储层:这是一个大粒径骨料聚集层,通常为100毫米厚。基材主要由25至13毫米的碎石制成。对于行人项目,基层最小为150毫米厚时,可以省略基层。除了在骨料之间的空隙中提供蓄水能力外,这种高渗透性的材料还可以用作垫层和底层之间的过滤层。底基层的厚度取决于储水要求和交通负荷。在行人或住宅小区车道应用中可能不需要底基层。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基层的厚度足以达到水的储存和支撑要求。
土工布:主要通过防止土壤迁移到集料层或基层中而充当基层和路基之间的隔离材料。大应用的侧面都需要土工布,工程师还可以选择在系统底部设置土工布。
路基土壤:这是紧靠集料基层或子基层下方的土壤。饱和路基的渗透率决定了多少水可以从路面结构渗入下面的土壤。路基土壤通常不会压的太实,因为那样会降低土壤的渗透率。然而排水不良的粘土通常被压实以确保其结构稳定性,特别是在饱和时。由于压实降低了渗透率,因此在水文设计中必须考虑通过管理底部/底部厚度和使用带孔的地下管道来管理多余的水。
透水混凝土材料
胶凝材料:与传统的混凝土路面一样,硅酸盐水泥和混合水泥可用于透水混凝土。另外,可以使用补充胶凝材料,例如煤灰粉灰和高炉矿渣。
骨料:在透水混凝土中,细骨料几乎不使用,粗骨料通常要求是级配级的。可以使用不同大小的骨料来创建不同的表面纹理。
水:需要使用洁净的水,典型的水胶结材料(w / cm)比在0.27至0.30之间。
外加剂:通常使用化学外加剂(例如:缓凝剂或水合稳定剂)来减缓透水性混凝土的凝固时间。
在低影响开发多孔混凝土路面材料中,由于透水混凝土在外观、耐用耐久、抗风化、强度高、低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流行,受到大部分人的青睐。